最小总成本法

zmay16年前 (2009-02-20)仓库管理801

平方根EOQ公式根据成本与每一特定公式中所选定的其它因素为每种物品计算一个批量。然而它并未考虑这些物品在物料清单中的关系。一个装配件A(EOQ=200)可能是由组件B(EOQ=450)、C(EOQ=675)与D(EOQ=940)装配而成的。显然一个物品的EOQ同它在父物品中的使用方法之间应该有一种平衡关系;否则就会制造出并在库存中持有一些永远也用不上的组件(叫做剩余物)。平方根公式假设均匀的使用;实际上在成批制造中所有组件的使用都是不均匀的,它们是“成块地”发生的,等于其父件的批量,有时在同一时间期内同时供若干种父件使用。
                                  物品成本=¥4.00
                          持有成本=30%/年=0.6%/周
        ───────────────────────────────────
        未来净  第几周  累计  多余  持有  持有成本(¥)  订货     总成本
         需求    需要   批量  库存  周数  本批    累计    成本(¥)(¥)
        ───────────────────────────────────
         93       4      93    0     0     0         0     30.00     30.00
        233       5     326  233     1     5.59      5.59  30.00     35.59
        194       6     520  194     2     9.31     14.90  30.00     44.90
        219       7     739* 219     3    15.77     30.67  30.00     60.67
         87       8
        448       9
        ───────────────────────────────────
        *推荐的批量
        ───────────────────────────────────
                                 最小总成本法#p#副标题#e#
电脑化的MRP为每一物品推算未来的分时段的需求使它们可使用于批量决策之中以减少或取消剩余物以及假设均匀需求的必要性。最小总成本法就是这样一种技法。其基本假设同平方根公式是一样的:当持有成本等于订货成本时总成本将为最小。但它不假设均匀地使用,而使用未来的需求量,如上表所示。

此法的机制包含一系列的反复计算。如果批量设定为93,等于第4周的需要量,故没有多余库存(它将在第4周内使用掉),并需要作一次生产调整。要满足未来的需求将需作另一次生产调整。

如果第4第5两周的需求量一道做,批量将为326;因而将有233件要在库存中持有一个星期,但其持有成本(¥5.59)比再作一次生产调整要少得多。

因此,这是一个较好的决策。逐次增加一周的需求量,批量与累计持有成本也将随之增大。当批量增大到739件时,累计持有成本为¥30.67,它非常接近于生产调整成本(¥30)。再进一步增大批量将使累计持有成本超过生产调整成本,不如再作一次生产调整去满足第8周及以后的需求。

最小总成本指一个长时间期──譬如说几周──而不是指任何一个期间的总成本。本例中推荐的批量是739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