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规范大全
1.0目的
1.1为规范物料的管控程序,对生产物料有序发放,更合理、高效的服务于生产。
1.2为确保的仓库帐物的一致性及帐物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做到物料的合理利用、减少物料浪费,以达到控制产品成本之目的。
1.3规范生产物料的采购、发放、领用等环节的操作流程。
2.0范围
适用于仓库原材料、成品、工具、辅料、劳保用品及外发加工件。
3.0职责
3.1PMC部:
3.1.2采购人员:负责按采购计划及月申购单等,按时采购物料及物料跟进工作及废弃物品处理工作。
3.1.3仓管员:负责物料的收料、入库、发料、退料、储存、防护、装卸、搬运工作及废弃物品处理工作。
3.2生产部:负责按生产计划持“领料单”领料,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及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跟进工作。并规范执行领料、退料、借料流程,确保公司物控的规范性。
3.3技术部:
3.3.2负责对板材、钢材、管材等物料的利用作出具体规划,并编制切割程序提供给生产部门执行操作,以便减少原材料的浪费,使原材料经济、合理地利用。
3.4品保部:物料、成品入库的检验工作及呆滞物料的定期检验。
4.0物控工作流程
4.2物控人员根据生产计划确认具体物料到货时间,并协调采购,对可能缺料的订单重点跟踪,及时处理因物料供应脱节、进度落后、生产提前、计划变更、订单变更而出现的物料问题。
4.3物料的采购:采购人员要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及技术部提供的各项技术规格要求采购物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使用。在采购过程中,如因市场变动或其它原因,需要对所采购的物品进行临时买替代料时,先必须与技术部沟通,经技术鉴定合格后,由技术部负责人员出“临时工程变更单”,方可购买替代料。
4.4物料入仓后,物控人员根据生产计划,按技术提供的物料清单上的使用数打印生产领料单,生产部按领料到仓库领料,仓管员必须遵循“见单发料”的原则。
4.5欠料和追料:物控人员根据每周的生产进度,安排确认下周的物料缺料状况,对物料不能按期回厂和欠料情况,及时通知采购人员跟进解决,并确定具体的到货时间,及时反馈给计划人员,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保证交期的顺利达成。
4.6补料:物控人员对生产所退仓物料进行分类标识并申请处理,对物料异常所产生的补料,必须写明具体原因并经副总经理签名后,由物控人员开具补料单方能补。
5.0物品的申购
5.1所有的车用物料(包括钢材、板材及其它小件等配件物料)物控人员综合现阶段订单量、技术部提供的物料清单(BOM)、安全库存量及最小采购量等信息,制定出采购计划,采购人员根据采购交期要求及时采购物料。
5.2工具、生产辅料、劳保用品及其它耗材生产部门根据具体的生产量及订单情况预计用量,并于每月25号前填写下月所需物品的请购单,采购人员一次采购到位,仓管员在次月5号前按月申购单一次性或分批发放。月申购单必须写明物品详细规格、数量及其它特殊要求,必要时使用部门可提供样品,以保证物品符合生产要求。
5.3采购人员必须每天看仓库提供的“物料安全预警报表”上的数据情况,对预警项及时补采,以保证生产不欠料。
5.4其它部门临时申购的物品,按“采购控制程序文件”规定的正常流程执行。
6.0物料验收及保管
6.1物料的验收入库
6.1.1物料到公司后仓管员依据送货单上的名称、数量进行核对、清点,经品保部品管员(或使用部门请购人员)对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同时开具入库单,并录入ERP系统。如发现送货总单上的数量、规格要求等与采购计划的要求不符,应找相应采购人员签字确认,由采购人员联络供应商处理。如检验不合格,则应将合格品和不良品进行区分放在指定区域。
6.1.2入库单经仓库主管签字后,仓管员、财务部及采购各持一联做帐。同时仓管员在物料存放时必须规范填写好物料标识卡。
6.1.3物料摆放需要按照划分的区域进行摆放,不得随意摆放物料,不得在规划的区域外摆放物料,特殊情况需要在2小时内进行整理归位。当天收货的物料需要当天处理完毕。
6.1.4仓管员要严格把关,有以下情况时可拒绝验收或入库。
6.1.4.1与采购计划或请购单不相符的采购物料。
6.1.4.2与规格要求不符合的采购物料。
6.1.5因生产急需或其他原因不能形成入库的物料,仓管员要到现场核对验收,并及时补填“入库单”。
6.2物料保管
6.2.1物料入库后,需按不同类别、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区码放,做到“二齐、三清、四定位"。
6.2.1.1二齐:物料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
6.2.1.2三清:材料清、数量清、规格标识清。
6.2.1.3四定位:按区、按排、按架、按位定位。
6.2.1.4对所有物料要做防潮、通风措施,特殊物品(如:焊条等易受潮物品)应采取放于保温箱内,以免影响其使用性能。
6.2.2盘点:
仓管员对放置于车间的钢材、板材进行每日盘点,每月作一次大盘点,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更正。对有变动的物料要随时盘点,若发现误差须及时找出原因并更正。其它物品每月月底盘点一次,检查帐物是否相符,如帐、物、卡不符,则及时查找原因(收发错误,合理损耗等),填写好“盘点表”,如实汇报给部门经理,然后根据责任轻重进行处理,经常务副总批准及时调帐,做到帐、物、卡物一致。
6.2.3库存信息及时呈报部门经理,且对数量、文字、表格仔细核对,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p#副标题#e#
6.3物料领取与发放
6.3.1物控人员根据生产计划提前一天打印生产领料单,并通知生产部门领料人员领单,生产部领料人员需及时交给仓管员备料。
6.3.2库管员凭领料单必须在三小时备齐,并在第一时间内发放给生产使用部门,领料完毕必须由领料人签名确认。同时仓管员填写好“物料安全预警报表”。
若无领料单或领料单上无主管或经理签字、字据不清或被涂改的,库管员有权拒绝发放物料。
6.3.3放置于车间的板材、钢材,按技术部提供的物料清单上的车型用量定量发放,如需超领,则按本规范8.0的要求执行。
6.3.4车用小件物料的发放按订单及技术部提供的物料清单(BOM表)的用量,由物控打单人员打印本车型的整套领料单,生产领料人员一次性领料,如中途需超领,则按本规范8.0的要求执行。
6.3.5生产辅料、劳保用品及其它耗材的发放按生产月申购仓管员根据具体情况一次性发放或者分批发放,但必须按月申购数量发放,不得超发。如中途使用部门需超领,则必须注明超领的具体原因,经本部门经理签名后方可发料,仓库员不得随意发料。如无库存,生产部门则需重新填写请购单,本部门经理批准后,由采购人员走临时补采流程。
6.3.6工具类物品根据工具的使用寿命及周期(详见“工具管理明细表”),按以旧换新的原则发放,在使用周期内不再发放同类物品,如有使用不当损坏或保管不善遗失的,由使用人员自行负担;特殊情况需中途超领,必须写明详细的原因经本部门经理签名后方可以旧换新:如工厂生产量增加需增加工具类物品,则由使用部门填写请购单,按新物品申购流程执行。
6.3.7领料人员所需物料无库存,库管员应及时通知使用者,使用者按要求填写请购单,经部门经理签字后交采购人员及时采购。
7.0退料物料管理
7.1生产退料:生产过程中需退仓的物料,必须注明退料原因(如:来料不良、制程不良、报废等),写明所退物料的规格,作好标识,经本部门主管和品保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退回仓库处理。
7.1退货:对于来料不良需退货物料需按品保部来料检验人员的退货通知单办理退货手续。
7.2退货物料需及时给采购人员处理并要求其签字,可以暂放仓库,但必须作明显标识,按区域划分类放置,不可与合格品混放。
8.0物料超领
8.1物料超领:超领物料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正常预领、制程损坏、来料不良、仓库没有库存时的预料。
8.2制程损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非正常损坏而需要申请补料的情况。因制程损坏的物料,并由生产部开据超领单由本部门经理及副总签名批准后,随同罚款单一同交物控人员打超领单,仓库管理人员见单补发物料。
8.3来料不良,生产部门按正常退料程序将物料退回仓库,由物控人员按正常程序打补料单,仓库见单补发物料。
9.0呆带物料管理
详见《呆滞物料管理规范》。
10.0成品入库、出库
10.2成品出库,由营销部开据出库单,必须经本部门经理签名及财务部门确认,财务部确认无误后,由财务经理(或指定委托人)签名后,加盖财务公章,仓库管理员必须确认“出库单”上所有手续齐全,由客户确认产品并签名后,方可发货,并在“出库单”签名,“出库单”一式四联,客户、营销部、财务部、PMC部各执一份。
11.0物品借用管理
11.1使用部门需到仓库借用工具类物品,则必须在仓管员的借物登记表上登记,注明被借工具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借物日期、归还日期、借物人姓名等内
容。
11.2在归还日期内归还被借物品,则应到仓管员的借物登记表销帐,注明归还日期,否则,视为仍未归还。
11.3借物人在归还时间内未归还,则由仓管员对借物人追要。
11.4归还物品时,仓管员要对被借物品是否完好进行确认,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11.5被借物品逾期一个月未归还的,则按物品损坏规定照价赔偿,月盘点时直接报财务按赔偿流程做帐。
12.0仓库卫生、安全管理
12.1仓管员必须每天上午下班和下午下班前,对负责区域内进行清洁整理工作,清理掉不要不用和坏的物品,将需要使用的物料和设备按指定区域进行整理达到整齐、整洁、干净、卫生、合理摆放的要求。
12.2每天下班时由仓库管理员检查门窗是否关闭,按仓库“十二防”(即:防火、防水、防压、防腐、防锈、防爆、防晒、防倒塌、防潮、防盗、防蛀、防电)安全原则检查货物,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12.3门禁管理:非仓库人员不得进入仓库,如特殊需要进入必须征得允许后,由仓管员带领方可进入。
12.4仓库内严禁吸烟和禁止明火,发现一例立即报告总经办作行政处罚。
12.5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备周围一米内不得放置物品。
13.0其它
本规范于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后续根据公司发展有不适合的地方再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