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量审核概述
内部质量审核是指企业内部的审核活动,一般是依据ISO9000体系标准来评价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验证该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地运行。因此,实施ISO9000的企业都应经常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工作,不断自我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企业内部审核是指企业依据从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验证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地运行的一种活动。企业一般依据ISO9000标准和巳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审核。内部审核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并为外部审核做好准备。
1、内部审核的范围与依据
内部审核的范围包括对要素、场所及活动等的审核。
①要素。企业所依据的审核标淮ISO9000有许多因素,内审时,可以一次涉及所有要素;当内审是按要素或部门滚动式地进行时,也可以每次只涉及一个或几个要素,但从整个周期看,要素还应是完整的。
②场所。场所处指涉及部门和地区。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③活动。所谓活动是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它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在内审时,凡涉及正常生产的产品及按质量手册所规定的程序研制的新产品或按某个质量计划生产的特殊产品,均应包括在内审范围之内。
审核的产品范围也是可以变化的,在内审时,有时某次例行审核或特殊审核只涉及少数产品,但一个周期内应覆盖全部产品。
内部审核的依据包括:GB/T19002-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合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p#副标题#e#
2、内部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内审时,第一次审核的时机往往选择在质量体系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颁布实施,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可查之时。此时内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立的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一般可以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两类。前者按预先编制的年计划进行,往往是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要素)进行审核;每年应覆盖所有部门(或要素)一次。这样的审核往往开始于质量体系建立并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时频次可以多一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使体系运行正常化、等体系运行基本正常以后,频次可以减少到正常所需的水平、至于将部门各要素审核频次可根据审核中发现问题的大小、多寡以及该部门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要性来决定,且每年可以调整。现在一般实行每年1-2次集中审核各部门和各要素的例行审核,其方式与外审相似。
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处指下列情况:
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投诉。
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改变。
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应由本组织的质量管理部门研究具体情况后提出,由质量主管报请总经理决定后实施、
#p#副标题#e#
3、内审的一般顺序
内审的一般顺序应包括确定任务、审核准备、现场审核、编写审核报告、纠正措施的跟踪从汇总分析。
①确定任务。如果是例行审核,则按年度计划进行;如果是特殊审核,则要明确目的和受审的部门或要素。每次审核还要明确采用的依据。任务确定后要按程序出由有关领导批准下达。
②审核准备。由质量主管指定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组成审核组。审核组长应领导全组编制好具体的审核计划日程表并把审核任务分配列每个审核组员。每个审核员应编制检查表,经组长审批后实施,同时全组应集中有关文件(如标准、手册、有关程序、作业指导书等)加以审阅,审核计划日程表确定后应及早通知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征得同意,并请他决定一位部门的发言人及陪同人员。
③现场审核。审核组应准时到达审核现场,召开一次正式的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现场审核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标准或其他文件的规定为准绳,收集客观证据,作出公止的判断。如发现不合格,要按规定填写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核部门领导对令事实签字表示认可。现场审核以末次会议结束。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应报告审核结果,宣读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填写纠正措施计划。
④编写审核报告。审核组长应按规定格式根据审核结果编写审核报告。此报告经质量主管审定后通过质量管理部门正式下达给受审核部门。
⑤纠正措施的跟踪。质量管理部门应会同审核组对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⑥全面审核报告的编写和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如果是例行审核,则在所有的部门及要素审核完成后(一般是一年后),质量主管根据各部门的审核报告,汇总编写出一份全面的审核报告,并分析评价整个体系的有效性;还要与上次内审结果相较,评价其进步情况;同时对全年各部门实施纠正措施计划的情况加以汇总分析。这种结果均应上报最高领导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企业内部审核是指企业依据从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验证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地运行的一种活动。企业一般依据ISO9000标准和巳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审核。内部审核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并为外部审核做好准备。
1、内部审核的范围与依据
内部审核的范围包括对要素、场所及活动等的审核。
①要素。企业所依据的审核标淮ISO9000有许多因素,内审时,可以一次涉及所有要素;当内审是按要素或部门滚动式地进行时,也可以每次只涉及一个或几个要素,但从整个周期看,要素还应是完整的。
②场所。场所处指涉及部门和地区。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③活动。所谓活动是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它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在内审时,凡涉及正常生产的产品及按质量手册所规定的程序研制的新产品或按某个质量计划生产的特殊产品,均应包括在内审范围之内。
审核的产品范围也是可以变化的,在内审时,有时某次例行审核或特殊审核只涉及少数产品,但一个周期内应覆盖全部产品。
内部审核的依据包括:GB/T19002-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合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p#副标题#e#
2、内部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内审时,第一次审核的时机往往选择在质量体系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颁布实施,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可查之时。此时内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立的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一般可以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两类。前者按预先编制的年计划进行,往往是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要素)进行审核;每年应覆盖所有部门(或要素)一次。这样的审核往往开始于质量体系建立并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时频次可以多一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使体系运行正常化、等体系运行基本正常以后,频次可以减少到正常所需的水平、至于将部门各要素审核频次可根据审核中发现问题的大小、多寡以及该部门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要性来决定,且每年可以调整。现在一般实行每年1-2次集中审核各部门和各要素的例行审核,其方式与外审相似。
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处指下列情况:
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投诉。
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改变。
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应由本组织的质量管理部门研究具体情况后提出,由质量主管报请总经理决定后实施、
#p#副标题#e#
3、内审的一般顺序
内审的一般顺序应包括确定任务、审核准备、现场审核、编写审核报告、纠正措施的跟踪从汇总分析。
①确定任务。如果是例行审核,则按年度计划进行;如果是特殊审核,则要明确目的和受审的部门或要素。每次审核还要明确采用的依据。任务确定后要按程序出由有关领导批准下达。
②审核准备。由质量主管指定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组成审核组。审核组长应领导全组编制好具体的审核计划日程表并把审核任务分配列每个审核组员。每个审核员应编制检查表,经组长审批后实施,同时全组应集中有关文件(如标准、手册、有关程序、作业指导书等)加以审阅,审核计划日程表确定后应及早通知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征得同意,并请他决定一位部门的发言人及陪同人员。
③现场审核。审核组应准时到达审核现场,召开一次正式的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现场审核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标准或其他文件的规定为准绳,收集客观证据,作出公止的判断。如发现不合格,要按规定填写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核部门领导对令事实签字表示认可。现场审核以末次会议结束。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应报告审核结果,宣读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填写纠正措施计划。
④编写审核报告。审核组长应按规定格式根据审核结果编写审核报告。此报告经质量主管审定后通过质量管理部门正式下达给受审核部门。
⑤纠正措施的跟踪。质量管理部门应会同审核组对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⑥全面审核报告的编写和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如果是例行审核,则在所有的部门及要素审核完成后(一般是一年后),质量主管根据各部门的审核报告,汇总编写出一份全面的审核报告,并分析评价整个体系的有效性;还要与上次内审结果相较,评价其进步情况;同时对全年各部门实施纠正措施计划的情况加以汇总分析。这种结果均应上报最高领导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