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测量方法
工作测量有三种常用方法:秒表测时法,标准时间法和工作抽样法。
一、秒表测时法
秒表测时法,是以秒表为重要工具,对特定的作业按照动素出现的顺序分成较细的要素作业,测定记录其时间值,据以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1、时间观测的方法
(1)连续法
它是从第一操作单元(要素作业)开始,立即启动秒表,在整个观测过程中一直不停表归零。时间从头至尾是连续的。各操作单元结束时,迅速读出时刻,做好记录,此时即为下一操作单元开始的时刻。这样记录的时间是累计值。每一单元经历的时间,用相邻两单元结束时间相减即可得之。
连续法的优点是,将整个操作过程都作了详细记录,没有遗漏,增加了资料的真实性,有助于分析和采用。缺点是观测记录难度较大,观测尚需进行一定的训练。
(2)归零法
这是对每个操作单元单独进行处理。动作开始时启动秒表,一个单元结束时按表使表针停止,进行记录,然后使表针归零,进行下一步观测。此法所记录的时间为各单元的经过时间,尤其是短操作单元,误差更大;迟延及异常动作等容易漏掉,降低了资料的真实性。
2、时间观测的步骤
(1)确定观测对象。
(2)划分作业操作单元。操作单元,主要指操作内过程,就是一个操作单元。操作单元还可细分为“伸手”、“抓取”、“移物”、“放手”等动作单元。
(3)确定观测次数。时间观测是一个“抽样”的过程,观测次数足够多,才能获得较理想的结果。但观测次数多,又会增加观测工作量和费用成本。通常以改进操作方法为目的的观测,其次数不宜太多,一般的作业5~10次,非常短的重复作业10~15次即可。但如果是为了制定标准时间,其观测次数应比前者多,一般在15次以上。
(4)观测记录。将划分的操作单元(即要素作业)记入准备好的时间观测表;观测者在表上记录各操作单元结束时读取的停表时间;通过计算,记录操作单元的经过时间;一个观测周期完毕,接着第二个观测周期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周期的最后一个单元终止,记下表的读数后,停表归零。
(5)消除异常值。所谓异常值,是指观测某一操作单元,由于例外的因素影响而使其读数超出正常范围,或是太大或是太小。
(6)计算观测时间平均值。观测的时间平均值,可以作为改进作业的依据,也是制订标准时间,即劳动定额的基础资料。
#p#副标题#e#
二、标准时间
1、标准时间的含义
标准时间,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设备,在一定的作业条件下,由适应作业的熟练操作者,完成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标准时间的确定以科学的时间分析为基础,把作业评定作为控制其合理性的手段,把作业条件,宽裕状态作为影响标准时间的重要因素。
标准时间常用的表达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裕时间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定系数
用宽裕率表示的标准时间公式为:
当 宽裕率 = 宽裕时间/正常时间×100% 时, 则 标准时间 = 正常时间×(1+宽裕率)
当 宽裕率 = 宽裕时间/标准时间100×% 时, 则 标准时间 = 正常时间×1/(1- 宽裕率)
2、作业评定
操作者完成特定作业的速度往往是随时变化的。因此,用秒表测时法对作业进行时间测定后,还要对作业速度进行评价。经过适当处理,把具体的时间观测按普通作业者速度进行作业的时间值(即正常时间),就可以作为合理的标准时间的基础。
所谓标准作业速度,是指中等水平的熟练程度,具有适应性且工作热情的作业者,按标准作业方法,以一定的努力程度进行作业的速度。所以,观测者要经过训练,掌握了企业标准作业速度之后才能进行速度评定。
作业评定的方法有多种,其标准化较易掌握。它是通过对影响作业的熟练程度,努力程度、工作环境和稳定性四个方面因素进行评定,每个评定因素又分为劣、可、普通、良、优、最优六个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确定相应的标准化系数,根据评定结果将观测时间值进行调整。
此外,还有速度评定法,是观测者对所感受的作业速度直接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设标准速度为100%,如评定系统为110%,则表示比标准慢10%。此法较为简单,但以主观评定为主。因此,对观测人员必须进行训练,使其详尽了解有关操作,并掌握有关正常速度的正确标准。
3、宽裕时间
标准时间的制定,除评定正常时间外,还应考虑宽裕时间和宽裕率。宽裕时间是在生产操作中非主体作业所消耗的附加时间,以及补偿某些因素影响生产的时间,而不是指浪费的时间。因此,宽裕时间不能任意削减;但由于管理不善,宽裕时间常会增加,所以也应加强管理。
研究制定宽裕时间是通过宽裕率标准,研究宽裕率的方法主要有连续时间观测法和工作抽样法。宽裕时间有:作业宽裕时间、车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和疲劳宽裕时间。
#p#副标题#e#
三、工作抽样
工作抽样又叫瞬间观测法,它是利用统计抽样理论调查作业者各类活动时间占总时间比率的一种方法。它也能用于调查机器设备的运转率。
工作抽样的步骤: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项目。
(3)确定观测方法。
(4)确定观测天数和一天观测次数。观测时间长短由必要观测次数所决定。一名观测者一次巡回次数以20~40次为限。一般规定每天观测次数相同。
(5)确定观测时刻。观测时刻选择应尽可能保持随机性。观测时刻可分为不等间隔和等间隔两种。不等间隔观测时刻是由随机方法确定的。等间隔观测时刻,仅开始时刻是随机确定的,周期性作业最好采用不等间隔观测。
(6)计算观测次数。观测次数愈多,则愈可得到精确的结果,但观测增多,使调查费用增长。一般工作抽样观测中取可靠度为95%,则观测次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 : N ——观测次数; P——观测事项发生率; S——相对误差。
(7)观测记录的整理和计算。每天对观测记录的数据要加以整理,计算出当日的发生率,计算累计观测次数和累计发生率。
观测事项发生率
式中: X ——该事项发生次数; N——观测总数。
(8)去舍异常值。
(9)检验准确度。
式中: S ——检验精确度
如果观测结果的S值小于规定的相对误差,则说明能满足准确度的要求;否则应补充观测次数。
(10)观测结果分析。汇总结果,加以分析。根据需要提出改进方案或制定标准。
#p#副标题#e#
四、既定时间标准设定(PTS)法
既定时间标准设定(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PTS)法是作业测定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标准要素法更进了一步,他是将构成工作单元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动作,对这些基本动作进行详细观测,然后做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当要确定实际工作时间时,只要把工作任务分解成这些基本动作,从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上查出各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将其加合就可以得到工作的正常时间,然后再加上宽放时间,将其加合,就可以得到工作的正常时间,然后再加上宽放时间,就可以得到标准工作时间。
1、PTS法概述
PTS法有好几种,根据基本动作的分类与使用时间单位的不同而不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是MTM法(Methods of Time Measurement)。在MTM法中,也有若干种基本动作标准数据,这里介绍其中最精确的一种:MTM-1。在这种方法中,将基本动作分为下表7-4所示的8种:
#p#副标题#e#
这些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是用微动作研究方法,对一个样本人员在各种工作中的动作加以详细观测,并考虑到不同工作的变异系数而做成的。下面表7-5是美国MTM标准研究协会制作的其中一个动作“移动”的标准时间。
这里所用的时间测量单位(Time Measurement Unit,简称TMU)是TMU,1TMU等于0.0007min。这个表中的标准时间考虑了移动重量、移动距离以及移动情况三种因素,每个因素不同,所需的标准时间也不同。例如,有这样一个动作,需要用双手将一个18磅的物体移动20英寸,移到一个确切的位置上,在该动作发生前两手无动作。为了得到这个动作的标准时间,首先应该根据对移动情况的描述确定该动作属哪种情况。从表中的三种情况描述中可知,属C,然后,根据移动距离为20英寸,20英寸的行和C列的交叉处,找到该动作所需时间为22.1TMU。现在,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并根据重量对刚才所查出的时间做一些调整。因为该动作中是用两手移动18磅的物体,每只手为9磅,在表中的重量允许值中,处于7.5与12.5之间,因此,动态因子为1.11,静态常数(TMU)为3.9。这样该动作的标准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TMU表格值×动态因子+静态常数=22.1×1.11+3.9≈28TMU。
每一种基本动作都有这样的类似表格。这些标准数据,是经严格测定、反复试验后确定的,其科学性、严密性都很高,而且有专门的组织制定这样的数据,上面表7-5的数据就是美国MTM标准研究协会制作的。
2、使用PTS法制定工作标准的步骤
(1)将工作或工作单元分解成基本动作;
(2)决定调节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表格值,调节因素包括:重量、距离、物体尺寸,以及动作的难度等;
(3)合计动作的标准时间,得出工作的正常时间;
(4)在正常时间上加上宽放时间,得出标准工作时间。
#p#副标题#e#
3、PTS法的优劣分析
从上述对PTS的特点描述中也可以看出一些PTS法的优越性。PTS法的优点还有:首先,它可以用来为新设生产线的新工作设定工作标准,而这种新工作是无法使用时间研究方法的;其次,不用经过时间研究就可以对不同的新方法进行比较;再次,用这种方法设定的时间标准的一致性很高,因为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时间研究中常见的读数错误等引起不正确结果的可能性;最后,这种方法不需要容易带有主观偏见的绩效评价。
这种方法的主要局限性是:
(1)必须分解成基本动作
这使得这种方法对于许多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工艺对象专业化为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来说是不实用的。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种类繁多,而重复性较低。
(2)PTS法的标准数据也许不能反映某些具有特殊特点的企业的情况
对于一个企业是正常的事情,在另一个企业也许是不正常的。作为样本被观测的员工也许不能反映某些特殊企业中员工的一般状况。
(3)需要考虑调节的因素很多,几乎到了无法制作上面表7-5这样的表格的地步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移动物体所需的时间也许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但是上面表7-5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4)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的基础上的,即整个工作时间可用基本动作时间的加和得到,但这种方法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即实际工作时间也许与各个动作的顺序有关。
(5)由于这种方法表面上看起来使用方便,因此容易不分场合地错误使用。事实上,分解基本动作和确定调节因素是需要一定技能的,也需要一定经验,并不是人人都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