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ATO生产的努力以及问题点
即便进行供应链管理,仍然会有些产品无法应对需求的变化。 例如,个人电脑存销售之后最多不过三个月价格就会暴跌。因此如果不对销路进行严格监控,销售台数在已经开始下降时厂家仍会继续生产,转眼间不良库存就会堆积如山。
对于这种产品,最好能够不持有产品库存,极力缩短制造前置期,以接近订货生产的形态。这就是被称为ATO生产(订货组装生产)或者BTO生产(订货加工组装生产)的生产形态。这两种生产形态基本相同。ATO生产事先根据预计准备产品组装所必需的零部件等库存,在接受产品的订单之后着手生产。因此也称为“零部件中心生产方式”。
如个人电脑,巾于市场上流通的零部件和构件零部件都是标准产品,因此能够对消费者选择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出货。由于该模式是从戴尔电脑公司提倡BTO生产开始的,因此被称为“戴尔模式”。
投入ATO生产的努力
通过ATO生产,生产者能够灵活地应对购买者的多种要求。另外,也能够以最低限度的库存持有量应对来自客户的短交货期要求。因此被作为苦干库存负担和交货期对策的企业救济策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但是,希望采用ATO生产方式的企业分为两派。一派是迄今为止采用备货生产方式(MTS生产)进行生产,但由于生产品种增多或需求变动剧烈,导致产品库存增加过多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希望致力于ATO生产,以将其作为在削减库存的同时应对客户需求的方法。另一派是一直以订货生产方式(MTO)进行生产,但为了应对来自客户的短交货期需求而不得不缩短前置期的企业。这类企业希望通过预测,然后进行零部件筹备和生产,以缩短整体前置期。
实际观察导人现场的话,会发现从订货生产转为ATO生产的企业居多。这是因为从备货生产转换过来之后,会给人留下产品库存削减从而客服品质下降的印象,因此营业部门一般都会坚决反对。
#p#副标题#e#
ATO生产导人中的问题点
在采用以MRP(物料需求计划)为标准的生产管理软件进行ATO生产管理的情况下,有些事项需要加以注意。由于MRP原本是以MTS生产为基础的结构,因此如果将其原封不动地应用于ATO方式的生产现场,就会产生如下问题。
①无法制定ATP(可签约量)
ATO生产的对象产品通常都会有数十种最终产品。在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中,营业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交货期调整时会使用ATP(可签约量),但是存以单个产品为单位、难以制定MPS(主生产计划)计划数值的ATO生产中,制订教科书式的ATP会很有难度。而且,如果ATP不发挥功能的话,营业部门就无法与客户进行切实的交货期谈判。结果,就会采用以产品群为单位而非以产品为单位制订ATP,或者同时制订以可选性零部件为单位的ATP,亦或是用产能而非产品个数来表示ATP等方法。
如果能够实现ATO生产的话,则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但它的实际应用却十分困难。没有营业部门的积极配合,进行高效率的运营就很困难,并且很可能会使混乱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为了解决ATO生产的这些内在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营业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要达成充分的共识。一股来说,在订货生产型企业中,常常会重视营业部门对于工厂开工率的控制,因此对这类企业进行开工率控制的重要性说明会比较容易获得理解。然而,对于备货生产型企业,由于往往不重视营业活动的作用,因此不太理解营业部门对于开工率控制的意义。其中,有企业甚至会认为,营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就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推给代理店。这类企业如果临阵磨枪采用ATO生产,往往会突发混乱局面。
②无法制订零部件筹备计划
ATO生产的对象产品尽管基本模式相同,但是最终产品的种类往往非常丰富。因此在ATO生产中必须事先准备这类产品的零部件(构件)。不过,此时该如何制定根据预测准备的零部件配置计划就成了问题。理论上,最好是制订每种产品的MPS(主生产计划),并以此为基础进行MRP(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同时进行零部件配置。在产品品种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但如果最终产品有数
十种之多,就难以一一制订每种产品的MPS。而且,采用该方法的话,还存在着通用零部件的安全库存容易过剩的统计学问题∈产品或构件零部件件需求预测偏差在累积,通用零部件需求量的偏差就会加大,就需要计划持有最大限度的库存)。
因此,ATO生产企业一般采用的是按照标准模型制订MPS,并存零部件配置时按照可选性零部件比例配置零部件的方法。
#p#副标题#e#
不过,由于这种方法同样难以非常准确地预测零部件数量,为了防止出现断货,就必须事先配置多余的零部件。此外,还存在销售剩余的零部件容易变为呆滞库存的缺点。作为新的筹备方法而被探讨的,就是将零部件筹备与以产品为单位的MPS分离,并以零部件为单位进行需求预测或者是在设定安全库存量的基础上进行筹备的方法。由于零部件筹备与MPS分离,因此在接受产品订一单时,就必须每次计算MRP并确认零部件的有无。
不过,也存在无法通过MRP软件包简_单进行这种确认的情况。哪怕是零部件出现少量的断货,使用该零部件所有产品的MRP计算结果就会出现警报,而仅仅是警报的恢复业务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由于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难以采取完善的应对措施。因此,实际中会采用持有额外的零部件安全库存以防止出现断货,或是在MRP计算时使用能够排列优先顺序的软件,例如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之类。
③难以维持工厂开工率
在ATO生产中,最终组装工序必须根据订单进行灵活的生产。即便是希望在传送带这样的大量生产型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也无法简单应对。因此,以ATO生产为目标的工厂常常会采取构筑单元式生产线或者是混流(单件生产)生产线以灵活应对客户订单的体制。但是,仅仅构筑这类灵活的组装生产线并不是完善的ATO生产体制。通过采用单元式牛产等体制,针对生产变动的应变性会大幅度提高,不过仍然有其局限性。尽管它是接受订单之后再开始组装,但是一且短时期内集中了大量订单,就无法进行生产,相反的,虽然单元式生产提高了生产性,但是由于生产车间一直处于空闲状态或者反复进行裁员,因此车间内难有士气。在ATO生产中,和订货生产一样,为了有计划地维持工厂的开工率,就必须进行控制。
零部件的通用化与模块设计
实现产品多样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零部件的组合构成较多的产品种类。为此,就需要进行零部件的通用化。实现零部件通用化的设计手法被称为“模块设计”。在模块设计中,在将产品功能适当分解为模块的同时,还有必要对使零部件容易相互结合的连接方法(称为“接口”)进行标准化。这样制造出来的零部件被称为“模块零部件”,如我们日常使用的个人电脑等。与模块设计非常相似的思路还有平台。平台指的是将具有基本功能的大型通用零部件与产品规格的变动部分组合起来,从而实现产品多样性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采用了该方法的产品有汽车。汽车生产商在制造时使用通用的平台(车身底部和底盘),之后在车身底部安装上不同形状的车身,最终就会生产出不同的车型。
对于这种产品,最好能够不持有产品库存,极力缩短制造前置期,以接近订货生产的形态。这就是被称为ATO生产(订货组装生产)或者BTO生产(订货加工组装生产)的生产形态。这两种生产形态基本相同。ATO生产事先根据预计准备产品组装所必需的零部件等库存,在接受产品的订单之后着手生产。因此也称为“零部件中心生产方式”。
如个人电脑,巾于市场上流通的零部件和构件零部件都是标准产品,因此能够对消费者选择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出货。由于该模式是从戴尔电脑公司提倡BTO生产开始的,因此被称为“戴尔模式”。
投入ATO生产的努力
通过ATO生产,生产者能够灵活地应对购买者的多种要求。另外,也能够以最低限度的库存持有量应对来自客户的短交货期要求。因此被作为苦干库存负担和交货期对策的企业救济策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但是,希望采用ATO生产方式的企业分为两派。一派是迄今为止采用备货生产方式(MTS生产)进行生产,但由于生产品种增多或需求变动剧烈,导致产品库存增加过多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希望致力于ATO生产,以将其作为在削减库存的同时应对客户需求的方法。另一派是一直以订货生产方式(MTO)进行生产,但为了应对来自客户的短交货期需求而不得不缩短前置期的企业。这类企业希望通过预测,然后进行零部件筹备和生产,以缩短整体前置期。
实际观察导人现场的话,会发现从订货生产转为ATO生产的企业居多。这是因为从备货生产转换过来之后,会给人留下产品库存削减从而客服品质下降的印象,因此营业部门一般都会坚决反对。
#p#副标题#e#
ATO生产导人中的问题点
在采用以MRP(物料需求计划)为标准的生产管理软件进行ATO生产管理的情况下,有些事项需要加以注意。由于MRP原本是以MTS生产为基础的结构,因此如果将其原封不动地应用于ATO方式的生产现场,就会产生如下问题。
①无法制定ATP(可签约量)
ATO生产的对象产品通常都会有数十种最终产品。在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中,营业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交货期调整时会使用ATP(可签约量),但是存以单个产品为单位、难以制定MPS(主生产计划)计划数值的ATO生产中,制订教科书式的ATP会很有难度。而且,如果ATP不发挥功能的话,营业部门就无法与客户进行切实的交货期谈判。结果,就会采用以产品群为单位而非以产品为单位制订ATP,或者同时制订以可选性零部件为单位的ATP,亦或是用产能而非产品个数来表示ATP等方法。
如果能够实现ATO生产的话,则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但它的实际应用却十分困难。没有营业部门的积极配合,进行高效率的运营就很困难,并且很可能会使混乱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为了解决ATO生产的这些内在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营业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要达成充分的共识。一股来说,在订货生产型企业中,常常会重视营业部门对于工厂开工率的控制,因此对这类企业进行开工率控制的重要性说明会比较容易获得理解。然而,对于备货生产型企业,由于往往不重视营业活动的作用,因此不太理解营业部门对于开工率控制的意义。其中,有企业甚至会认为,营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就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推给代理店。这类企业如果临阵磨枪采用ATO生产,往往会突发混乱局面。
②无法制订零部件筹备计划
ATO生产的对象产品尽管基本模式相同,但是最终产品的种类往往非常丰富。因此在ATO生产中必须事先准备这类产品的零部件(构件)。不过,此时该如何制定根据预测准备的零部件配置计划就成了问题。理论上,最好是制订每种产品的MPS(主生产计划),并以此为基础进行MRP(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同时进行零部件配置。在产品品种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但如果最终产品有数
十种之多,就难以一一制订每种产品的MPS。而且,采用该方法的话,还存在着通用零部件的安全库存容易过剩的统计学问题∈产品或构件零部件件需求预测偏差在累积,通用零部件需求量的偏差就会加大,就需要计划持有最大限度的库存)。
因此,ATO生产企业一般采用的是按照标准模型制订MPS,并存零部件配置时按照可选性零部件比例配置零部件的方法。
#p#副标题#e#
不过,由于这种方法同样难以非常准确地预测零部件数量,为了防止出现断货,就必须事先配置多余的零部件。此外,还存在销售剩余的零部件容易变为呆滞库存的缺点。作为新的筹备方法而被探讨的,就是将零部件筹备与以产品为单位的MPS分离,并以零部件为单位进行需求预测或者是在设定安全库存量的基础上进行筹备的方法。由于零部件筹备与MPS分离,因此在接受产品订一单时,就必须每次计算MRP并确认零部件的有无。
不过,也存在无法通过MRP软件包简_单进行这种确认的情况。哪怕是零部件出现少量的断货,使用该零部件所有产品的MRP计算结果就会出现警报,而仅仅是警报的恢复业务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由于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难以采取完善的应对措施。因此,实际中会采用持有额外的零部件安全库存以防止出现断货,或是在MRP计算时使用能够排列优先顺序的软件,例如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之类。
③难以维持工厂开工率
在ATO生产中,最终组装工序必须根据订单进行灵活的生产。即便是希望在传送带这样的大量生产型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也无法简单应对。因此,以ATO生产为目标的工厂常常会采取构筑单元式生产线或者是混流(单件生产)生产线以灵活应对客户订单的体制。但是,仅仅构筑这类灵活的组装生产线并不是完善的ATO生产体制。通过采用单元式牛产等体制,针对生产变动的应变性会大幅度提高,不过仍然有其局限性。尽管它是接受订单之后再开始组装,但是一且短时期内集中了大量订单,就无法进行生产,相反的,虽然单元式生产提高了生产性,但是由于生产车间一直处于空闲状态或者反复进行裁员,因此车间内难有士气。在ATO生产中,和订货生产一样,为了有计划地维持工厂的开工率,就必须进行控制。
零部件的通用化与模块设计
实现产品多样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零部件的组合构成较多的产品种类。为此,就需要进行零部件的通用化。实现零部件通用化的设计手法被称为“模块设计”。在模块设计中,在将产品功能适当分解为模块的同时,还有必要对使零部件容易相互结合的连接方法(称为“接口”)进行标准化。这样制造出来的零部件被称为“模块零部件”,如我们日常使用的个人电脑等。与模块设计非常相似的思路还有平台。平台指的是将具有基本功能的大型通用零部件与产品规格的变动部分组合起来,从而实现产品多样性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采用了该方法的产品有汽车。汽车生产商在制造时使用通用的平台(车身底部和底盘),之后在车身底部安装上不同形状的车身,最终就会生产出不同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