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基本生产计划手法(中日程计划)

zmay11年前 (2014-03-27)生产管理440
日程计划制订的是未来1—3个月内的部门级计划。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常常需要制订一个月内的生产计划,因此也被称为“月度计划”。中日程计划以天、周和旬为单位,制订月度生产计划。具体来说,在该阶段需要进行如下决定。不过,其重点又因生产形态的不同而异。
①在确定生产品种和数量的同时,明确交货期。
②明确各项工作的持有产能和确保交货期和数量所必需的生产能力,协调并使二者取得平衡。
③确保数量和交货期所必需的设备和人员。
④明确各品种必需的物资、外包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必要的时期。
⑤对于伴随生产出现的检查、搬运和设计等业务,要明确安排执行时间。
订货生产是根据客户的订单(或者是预计订货)进行生产的。此外,生产形态的不同,会造成产品规格、必要工时和生产期间的不同。  因此,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根据正确的数值确保和稳定工厂开工率。

在大日程计划的阶段中,设计(即规格)尚不确定,但是在中日程计划中,规格是已经确定好的,并且随着规格的确定,还会设定零部件和产品的着手和完成日期,最终进行物料和夹具的准备。
中日程计划的作用
着手和完成日期的设定需要依据正确的基准,在该基准中,也采用了“基准日程”。  基准日程指的是在各项作业中,从着手到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其实还包括加工时间之外的时间。在生产现场,基本上所有的材料和零部件都是在接受上一道加工之后移至到下一道加工工序。因此在各道工序问存在着各种加工之外的时间。
#p#副标题#e#
比如工序之间的搬运时间、等待搬运的时间、等待加工的时间以及等待整个批次加工结束的时间等。这些时间虽然并不用于加工,但却是无法避免的。

在加工时间上加上加工之外的时间作为基准日程,然后累计每个单独加工的慕准日程,计算出产品从着手到完成的整体日程。

加工时间本身可以从标准时间∈-具有适应性且熟悉作业的劳动者按照正常的劳动效率进行作业的所需时间。对通过作业观测测定的时间或是根据工作情况而确定下来的时间进行合计修正和设定)或是每日工作报告等以往记录中求得。
基准日程
在备货生产中,依据本公司的需求预测和制造产能制订生产计划并进行生产。由此,生产管理的目的就是充分运用持有的制造产能,即在适时筹备物料和零部件以防止生产停滞的同时,严密监测缺勤、工序和质量等情况。因此,由于在备货生产中连续生产相同产品的情况居多,因此在中日程计划中要确定大日程计划中不够明确的各品目数量和交货期。另外,还要在为了完成计划而调整半成品和产品库存的同时,做好必要物料和夹具的准备工作。

开工率与运转率
“运转率”表示的是制造设备全力运转的程度。在工厂管理界常常使用这一名词,但是在本文中,比起运转率,更加重视“开工率”。这是因为,不论特定的制造设备运转率有多高,如果无法确保工厂的整体开工率,在效益方面就没有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关于瓶颈工序设备的运转率,由于它会左右工厂的整体开工率,因此最好能够使之尽量接近百分之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