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特征成本分析方法的采购策略
许多制造商经常以“压价”或者取消合同来威胁供应商,这种采购策略只会缩小利润空间,使“制造商—供应商”之间产生敌对情绪,从而破坏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幸运的是,企业经过长期发展磨合后,逐渐总结出一种富有成效的协同方法——基于产品特征的成本分析方法(Feature-based Cost-analytics Approach)。
最初,通过低价格采购来创造短期的收益是许多采购组织特有的功能。然而现在,对于许多制造商来说,寻找那些富有创新意识、能一直给他们带来整体的成本缩减的供应商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因此如果采购商总是尝试利用强压手段来迫使供应商提供所谓的“最优价格”,最终只会打击供应商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虽然竞价采购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缩减单件成本,然而实际上,这种竞价流程的结果却往往使总成本增加。例如,如果采购组织不考虑质量成本、准时交付、税收等因素,基于单件成本的竞价往往会引导采购组织做出错误的采购决策。此外,单纯依靠价格做采购决策往往会给企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制造商营造的这种畸形竞争氛围只会让供应商对未来产生怀疑。
#p#副标题#e#
例如,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汽车(GM)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中,它一直给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源源不断的采购订单,但在这些供应商看来,GM的声誉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因为GM总是无法依靠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活动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响应。此外,GM和零部件供应商在缩减供应链的整体成本方面依然未见起色。相反,丰田汽车却依靠协同供应商管理方法,一举超越GM成为北美汽车销售量最多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继续推行它们的全球供应商发展战略,旨在建立更加紧密的、协同的供应商关系。
制造商运用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模型(Activity-based Costing Models )对生产零部件的潜在成本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分析结果与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一轮一轮地谈判。虽然这种方法最终也能消除一些非增值的经营活动,但是它经常也会导致不必要的长期争执和分析弊病。此外,这种成本分析依据仅仅局限于基本的会计信息,而不是产品的工程设计或者制造成本分析等方面的信息。显然,企业依靠这些不完整的信息来做采购决策,结果往往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无论是竞价采购还是运用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模型,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强制性制定采购价格,这往往会导致错误的成本分析。然而,另一方面,基于产品特征的成本分析方法(Feature-based Cost-analytics Approach)却是一种客观的、以产品工程设计为导向的分析方法。它能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零部件的理论成本。当然,制造数据是首要的信息。只有掌握充分的数据才能获得有意义的分析结果。
#p#副标题#e#
实际上,基于产品特征的成本分析方法是建立协同供应商关系的全新演绎:参与采购流程的所有成员都要共同了解影响零部件成本的驱动因素——工程设计。例如,在基于产品特征的成本分析体系中,产品工程师先了解物料、外观、需求对零部件成本的影响。 接着,他们再与供应商分享这些信息。与此同时,供应商也能针对零部件设计或者物料调整提供建议,从而达到缩减零部件成本的目的,并逐渐改善零部件的性能。这种对话不仅能帮助采购团队降低成本,供应商在为缩减成本或降低零部件复杂性提供建议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利润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这种平等沟通的氛围使双方共享信息资源、全面了解零部件的成本。制造商为了实现持续改造逐步培养协同精神。
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忽略供应商关系管理所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困扰着制造商。然而,随着基于产品特征的成本分析方法(Feature-based Cost-analytics Approach)的成功应用,领先的制造商逐渐意识到建设紧密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供应商能根据产品工程成本来调整零部件设计、物料或者制造生产流程,从而真正达到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提高供应链竞争优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