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变革

zmay16年前 (2009-08-24)物料管理313

随着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系统技术等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集成便成为可以实现的模式。作为制造技术的支撑,生产物流应该适合于CIMS的生产运作方式,虽然这种模式下的物流管理被贯以可编程自动化为手段,建立起以计算机网络、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但实现它还需要解决企业各级人员在观念认识上的分歧,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技术投资规模与风险等问题。

1、对于企业物流运营的有关基本思想和运营方式的认识要有所改变
存在着供需关系的企业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卖与买的关系,还应该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生产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都追求精益生产的时候,也就对各个企业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低库存量的可靠生产离不开协作供应商的良好物流配合,产品制造商对于供货的要求已从数量与价格上更多的转向了可靠、及时的服务,以此保证生产供应链的顺利连接。而未来企业内部的生产模式强调的是人——技术及经营的集成,而不单是信息和物流的集成。所以,从事企业物流工作的员工对于CIMS本身的目的,以及由于CIMS环境对企业业务流程重构所引起的物流技术的基本原则、方法及约束的变革,要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计划管理制度和正确的数据信息基础。
#p#副标题#e#
2、对于企业物流运营的基础设施要进行适当的规划
物流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的流动。因此,企业内外部的交通建设、运输工具、装卸工具和容器标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物流优化规划过程。例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应该由政府交通部门根据物流量的变化和增减,调整运转政策,利用财政方面的政策,进行规划建设。对于各种运输方式,需要分别针对其流通路线、流通量和服务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现有的数据,借助于有关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以达到整体物流系统优化的目的,而且达到技术可持续发展。对于微观技术的具体实施,应该着力推进各种包装规格、运输工具、装卸工具和集装箱体的标准化工作。以利于企业间国际合作。在具体地进行厂址的选择、车间规划与布局时,必须考虑到物流的迅捷通畅。

3、要加强信息集成、CIMS环境下技术共享
为了使物流适应于CIMS环境的需求,就缺少不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通过其物流与信息流的配合,能够建立和支撑起遍及生产-供应-需求链的商务处理能力和响应能力。

传统的商务信息交流,通常通过信件、电报、电话和传真等进行,除了由于信息的格式不一致,信息难以集成、共享,信息不能为供货商所直接利用处理,而且对于生产方难以及时获得有关信息。而通过网络技术,企业与物料供给部门可以通过标准的数据格式,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建立起贸易伙伴间的应用接口,从而将需求、供给信息在网络上进行发布,经由查询、匹配和优化,信息的提交与处理,可以在短时间得以完成,实现资源的节省,为生产节约成本,缩短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